一、仪器校准与检定的定义

1. 仪器校准(Calibration)

校准是通过将被测仪器与计量标准器进行对比,确定其示值误差或计量特性的一组操作。其核心目的是评估仪器的测量准确性,为后续测量结果的修正提供依据。校准不具有法律效力,属于自愿性技术活动,但需遵循统一的技术规范(如国家校准规范 JJF)。

2. 仪器检定(Verification)

检定是由法定计量机构依据国家检定规程,对仪器的计量特性进行全面评定,判断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(如准确度、稳定性、灵敏度等)的过程。检定具有强制性,结果需出具检定证书或不合格通知书,用于证明仪器是否具备合法使用资格。

二、校准与检定的核心区别

对比项

校准

检定

目的

确定示值误差,提供校准数据

全面评定计量特性,判定是否合格

性质

自愿性技术活动

强制性法制计量行为

依据

校准规范(如 JJF)或用户自定义规程

国家检定规程(JJG)

结果

校准证书(不判定合格与否)

检定证书(合格)或检定结果通知书(不合格)

法律效力

无强制性,用于数据修正

有法律效力,是仪器合规使用的依据

周期

由用户根据使用频率和精度需求制定

由国家规程规定或根据检定规程建议

调整权限

可根据校准结果对仪器进行调整

合格仪器加贴检定合格标志,不合格需停用或维修

三、校准与检定的联系

  1. 同源性:两者均以计量标准为基础,依赖国家或国际计量基准传递量值,确保测量结果的溯源性。
  2. 互补性:校准是检定的技术基础,为检定提供数据支持;检定是校准的法制化延伸,确保校准结果在法定范围内的合规性。
  3. 应用场景交叉:对于非强制检定的仪器,用户可通过校准确保精度;对于强制检定的仪器,检定前通常需进行校准以确认问题。

四、常见校准的类别长度校准、力学校准、热工校准、理化校准、几何学校准等。

五、常见需要校准的产品

量块、平晶、干涉仪、测长仪、经纬仪、水准仪、测厚仪、光学计、投影仪、影像测绘仪、万能工具显微镜、电动轮廓仪、气动量仪、偏摆仪、测微仪、、直角尺检定仪、百分表检定仪、千分表检定仪、量仪测力仪、水平仪零位检定器、测量显微镜、读数显微镜、光学平直仪、水平尺、电子水平仪、合象水平仪、框式水平仪、平板、平尺、宽座角尺、刀口尺、线纹钢直角尺、万能角尺、卡尺、千分尺、指示表、内径表、杠杆表、数显表、钢卷尺、钢直尺、塞尺、工程检测尺、方箱、环规、螺纹量规、表面粗糙度样块、半径样板、螺纹样板、滑板式汽车侧滑检验台。对有关长度、角度、粗糙度、平面度、线纹、端度、形状与相互位置的量值进行校准。